跳到主要內容

就業輔導專刊 / 108年12月輔導專刊

升學還是就業?──面對人生,請選擇你真正想要的   作者 劉致演

自我探索是一段漫長的旅程,但台灣大部分的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,過度關注孩子的學習成就發展,而忽略了幫助孩子瞭解自己想要的人生是什麼。

 

家長這樣做的原因是:社會上普遍認為成績是比較「客觀」的標準,唯有在標準化測驗中勝出,將來在社會上才能有競爭力,而在無形中幫孩子做了「最好」的選擇。然而,孩子在這過程中是否沒有足夠的空間去了解自己將來要做什麼?或是想做什麼?

 

日前蔡英文總統主張讓學生在高中職畢業後,可以選擇先進入職場或參與國際體驗,再繼續求學、就業或創業以縮短學用落差。行政院推出「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」,補助先就業的年輕人每人月1萬元,最高可補助三年。此政策推出後,很多「大人」持反對意見,不是怕科大招不到學生、22k重演或是大學會崩盤,就是擔心先出社會的孩子會受到大染缸的汙染,或者怕他們從此無法回到學習體制完成學業。那麼孩子什麼時候可以為自己的人生做決定?

 

其實,關鍵在於我們的升學體制缺乏彈性,因此在做任何變革的時候,「大人」們所擔心的都是孩子若沒能「循序漸進」,將來會缺乏生存競爭的能力。然而,現行體制下仍有許多孩子走出自己人生獨一無二的道路。

 

到芬蘭學習如何學習的孩子

例如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學生陳世芃,17歲那年選擇到芬蘭距離首都赫爾辛基約一小時車程的中型小鎮Nastola做交換學生,她去的那年剛好遇到99課綱的施行,很多人擔心她回台灣後會跟不上。當交換生前她並不是班上名列前茅的學生,正因為如此,她去芬蘭當了交換學生後,才學會如何學習。因為芬蘭的教育教會她學習不等於強記,而是應知道如何探究學問。

 

如果沒有芬蘭,也許我就不會對家庭(學系)產生興趣、不會有機會去芬蘭實習,也就不會有現在的我。芬蘭並不只是一次交換或者實習經驗而已,更創造出前所未有的經驗與機會,開創人生不一樣的選擇!

 

所以,孩子如果不去探索世界,又怎麼知道世界有多大?怎麼知道如何學習獨立、並且獨立學習?

 

讀哪個科系可以讓我賺錢?

 

當然,除了陳世芃的例子外,仍然有許多孩子被困在不得不的選擇裡。一個大三的孩子跟我分享他難以抉擇的想法,他想改讀商業類科系,因為受夠了被操到翻天又讀來索然無味的「電機系」。他說:「我的動機其實很俗氣,我想藉由投資股票致富,變一個成功的有錢人」。

 

因為我爸媽是做生意,家庭經濟難免時好時壞,富裕與貧窮的日子我都體會過。很有錢的時候,買新房、買新車,家裡整天都充滿歡樂氣氛。有段時間我爸生意遇到瓶頸,家庭經濟告危,整天家裡氛圍都好差。爸媽每天吵架,每天回家就是各自把自己關在自己房間,甚至最後還離婚。我對「貧賤夫妻百事哀」這句話超有感觸的,所以我想這就是為什麼我會對於賺大錢變成有錢人這件事那麼執著。

 

這孩子在高中畢業前其實想讀的是牙醫系,因為他認為當牙醫可以賺很多錢;選填志願時所有人都鼓勵他讀國立大學電機系,但那並不是他真正想要的,而是就考試的分數而言是最「划算」的選擇。過程中他還一度想重考。其實重要的不是孩子選擇什麼,而是他是否知道那是自己真正想要的?又為什麼想要?並且能夠勇於為自己的選擇負責。

 

▋英國與芬蘭的孩子,高中畢業後做什麼?

那麼其他國家如何利用教育體制幫助學生做出正確選擇呢?以英國為例,英國國民義務教育到16歲為止,因此完成義務教育的高中生如有繼續升學的打算,可參加準備高等學測(Advanced Level General Certificates of Education,簡稱A Level),選修兩年制課程後再申請大學。不選擇繼續升學者,則進入準備就業的職業考試準備課程。每年約有45%的高中生選擇繼續升學,其餘大部分的高中生選擇就業。但即便選擇就業,任何時候也都可以再申請大學就讀,有職業證照的學生反能優先錄取,因此高中畢業後選擇就業並不會「誤入岐途」。

 

而芬蘭的孩子,他們在高中畢業後多半不會直接去讀大學,執掌芬蘭國家教育的最高首長曾經明白表示,他不鼓勵孩子高中畢業後直接去讀大學,反而鼓勵他們在高中畢業後選修一年空白課程。這一年裡他們可以自由的選擇任何一門非正式課程,如繪畫、打鼓、歌唱、跳舞、哲學等,而這些課程的真實目的在於幫助他們找尋自己,讓他們在這一年裡學會了解自己,並明白這輩子自己想要成就的人生是什麼。有許多個案證實,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,可以釋放他與生俱來的天賦,如玩樂高、烹煮咖啡、做麵包、創新發明、時裝設計,或者學習音樂、舞蹈與繪畫……,反而有番非凡的成就。

 

能不能在工作中成長,取決於你有沒有成就感

然而在台灣的制式教育體制下,「讀書」是為了擁有不同於謀生的選擇權。作家龍應台在《親愛的安德烈》一書中對她兒子說:「我要求你讀書用功,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,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,選擇有意義、有時間的工作,而不是被迫謀生。」

事實上,職涯選擇是人生歷程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,因為工作環境中不同的因素,會影響你對於自己的自我評價,即個人對自己的身心狀況、能力、優缺點、社會地位或人際關係的認識和評價。心理學家赫茲伯格(Frederick Herzberg2003年在《哈佛商業評論》(Harvard Business Review)發表一篇〈再一次:你如何激勵你的員工?〉(One more time: How do you motivate employees)期刊報告,以保健(hygiene)及激勵(motivators)雙因素理論探討人們對於工作滿意與不滿意的原因。研究發現,驅動人們選擇特定工作的動機有兩個:一是為了賺錢以滿足生理需求,另一則是透過工作成就來滿足心理成長的需求。激勵或成長因素是人們工作的內在動機,包括成就、對成就的認可、工作本身、責任感以及成長或進步;避免不滿或保健的工作外在動機因素則包括公司政策、管理、監督、人際關係、工作條件、薪水、地位、安全感等。

 

赫茲伯格針對1685名雇員(其中有退修管理人員、教師、技工、女裝配員、會計師、工程師、低階管理人員)以12個工作激勵與保健因素進行調查結果顯示,激勵因素是造成工作滿意的原因,而保健因素是造成工作不滿意的原因。其中有一個有趣的結果:薪水屬於保健因素而非激勵因素。赫茲伯格認為,即使改善工作保健因素,也不能提升你對工作的內在動機,頂多變得不那麼討厭而已。因此,決定人們能否在工作獲得成長的因素,是驅動內在動機的成就感。

 

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?為什麼?

根據馬斯洛的人類動機需求層次論,人類的需求動機會依生理、安全、愛與歸屬、自尊及自我實現等五個層次依序發展。如果你將工作視為餬口的手段,那麼工作只是「職業」用以滿足生理與安全的需要;如果你希望透過工作來致富,那麼工作就是你的「事業」,或者能滿足你自尊層次以下的所有需求;如果你很認真去思考工作的價值、並克盡職責地希望能夠別人過得更好,此時你的工作就成為你的「志業」,而你正在自我實現的道路上。因為自我實現的人通常具有獨特的使命感,他們衡量自己人生的量尺就是如何幫助別人變得更好。

 

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克雷頓.克里斯汀生(Clayton M. Christensen),主要研究技術創新跟策略布局,曾五度獲得麥卡錫論文獎,被譽為商業界50年來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,是哈佛商學院重量級的管理大師,擅用管理學理論分析人生問題並得到「悟道」式的見解。他在歷經癌症、中風且大腦壞死,數度徘徊在死亡邊緣後,在2012年將對人生的感悟以《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》為題撰寫成書。克里斯汀生教授建議,我們的人生目標應思考自己「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」,並且時時刻刻去檢視自己是否真的「想要成為那樣的人」,最後要為自己的人生找到一把「正確的量尺」,而這把量尺的目的是幫助我們了解「為何我們在這裡?又為何而來?」這些問題的答案,其實就是人生何去何從最重要的指引。

 

▋選擇你想要的,為你的選擇負責

當然,孩子在不同人生階段裡,可能對於這些問題有不同的見解與理解,但最終我們都希望他們能夠了解自己,並知曉自己的人生應何去何從。然而,人生際遇從來就不是線性的,更不是具有標準答案的例行性問題。不管選擇哪種職業生涯做為人生發展進程,我都覺得都是好的選擇,只要有明確的目標、計畫與策略,而這些經驗將幫助你了解存在的價值與目的。或許目前個人的職涯選擇只是為了賺錢,但那又何妨呢?因為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以興趣營生,但也並不表示你不能在工作之外找到釋放天賦的事物。人生的際遇是很奇妙的,天曉得這些際遇在未來會有什麼樣的劇情發展?如果眼前沒能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,那又怎能去追求自實現的人生?

 

最後,孩子高中畢業後,到底應該選擇就業開拓視野、還是循序漸進完成學業?我想關鍵在於孩子是否能夠跨越體制的框架,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,並學會為自己的選擇負責。如此,孩子將能以終為始邁向自我實現的人生之路。誠如達賴喇嘛所言:「如果你知道要去哪,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」。

 

(作者為教育部中等教育階段數學教學研究中心諮詢委員,彰化師範大學數學教育哲學博士)

 

消息公佈欄

時間類別單位標題發佈點閱
跳至網頁頂部